学院新闻

【榜样的力量·教师篇】产教融通,育人育才:李永发的教育初心与使命——教师节特别访谈

时间:2025-09-10浏览:11

编者按:教育家的身影,是穿透时代的精神灯塔;三尺讲台的故事,是滋养心灵的永恒诗篇。在第41个教师节即将到来之际,学校开展了优秀教师专访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优秀教师代表李永发分享的关于他的一线教育实践与思考。

 

“确实没想到,研习社办了有四年了,依然很受同学们欢迎。”

从教已有二十余年的李永发,从2011年起便利用业余时间创办“李永发研习社”,期间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倾囊相授。

“李老师的时间几乎大部分都是分给我们,暑期几乎都是跟我们呆在一起。”

为了让教学内容更好的融入实践,李永发主动带着学生开展移动课堂和实地调研。2023年7月,他带领暑期学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安徽省当涂县11天,以鼓足“主动找苦吃”的精气神,在“吃苦不觉苦”中磨练心智,在“吃苦不言苦”中增长才干,在“吃苦亦是甜”中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该团队被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评为“优秀团队”。2024年3月,他带领40余名学生走进上市公司安科生物开展移动课堂教学,该公司6位高管亲自为学生授课,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和实践创新能力。

在学科竞赛领域,李永发更是被学生们叫做“金牌导师”。2023年,他帮助、指导的团队就荣获“三创赛”产教融合实战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三等奖等国奖、省奖8项。用实打实的成绩印证了“以赛育人”的成效。他所打造的市场营销专业“井繁华赛事涌,场景研学无闲空,营造生态多联动,销策案例四海通”以其鲜明的特色,成为校园里的育人标杆。

在学生眼中,他是“接地气又严要求”的良师;在同事心中,他是一位“勤学术乐分享”的益友。李永发的学术影响力远不止于校园。他深耕教学案例开发,广泛涉猎各界,累计产出27篇高质量案例——2篇被校定A类成果的毅伟案例库(Ivey Publishing)收录,4次入选“全国百篇优秀管理案例(微案例)”,更在清华大学“卓越开发者”案例全国大奖赛中斩获1项一等奖(全国每年仅2项)、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成为商科案例教学领域的“标杆人物”。

他从不吝啬分享知识。2017年以来,面向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开展QCA(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培训,为省内外教师讲授《商业教学案例开发的路径选择》等课程;为地方政府、企业作《乡村产业振兴》《创新商业模式》等报告30余场,2022年11月在蚌埠市江淮创业研究院的直播课程《品牌塑造:突围方法论》,吸引超4万人在线学习,用专业知识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

“商科教师不能关起门来教书,要‘走出去’阅读产业、连接政企。”这是李永发坚持多年的教育理念。他主动打破校园与社会的“围墙”,以多重社会职务为纽带,搭建起产教融合的“桥梁”。

2021年7月,他受聘为岳西县店前镇司空村“荣誉村主任”,化身“乡村振兴领头人”,助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1月,担任宿徐现代产业园区副主任,深入10余家企业调研,为园区发展出谋划策;2023年,续任宿州市埇桥区“引才大使”、符离集镇副镇长,带领学生撰写的《符离集烧鸡产业报告》,获多家媒体报道,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了专业方案。

在他看来,产教融合远不止浅层校企合作,而是从“资源融入”“体系融合”到“深度融通”的递进。他以全球视野整合资源,推动“企业案例进课堂、学生实践进企业”,在解决真问题中育人,真正带学生跳出“纸上谈兵”,让商科学习从理论走向实战。

“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成长,作为产教融通的搭桥人,让更多的学生在所热爱的领域里找准方向,实现价值”,便是这位从教二十余载的教授最真挚的初心。他始终躬耕商教,用行动诠释着新时代教师“强国有我”的使命与担当。

返回 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