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互动话反诈,筑牢新生安全盾

时间:2025-09-17浏览:12

  在2025年9月15日至21日的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9月15日晚,一场别开生面的反诈宣传活动在校园同步开展。安徽财经大学艺术楼报告厅内掌声阵阵、互动频频,蚌埠市反电诈中心民警赵警官走进工商管理学院,为2025级新生带来一场时长一个半小时的“反诈开学第一课”,与宣传周“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以高水平安全守护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相呼应,为校园网络安全增添了坚实保障。

  讲座伊始,赵警官并未直接罗列枯燥法条,而是以“你为什么会被骗”为切入点,结合PPT中展示的真实案例,用接地气的表达拆解诈骗分子的“套路”。“大家觉得自己肯定不会信‘高薪兼职’?但去年黄冈三名高中生,就是被‘零门槛、高回报’诱骗到了境外;还有广东19岁小伙,被熟人以‘缅甸工作’为由卖到电诈园区……”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案例,搭配赵警官风趣的点评,瞬间拉近与新生的距离,让在场同学意识到网络诈骗离自己并不远,也契合了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提升公众网络安全意识的主旨 。

  互动环节成为整场讲座的“高潮”。赵警官围绕PPT中提到的虚假交友、刷单返利、冒充公检法、网络游戏交易诈骗等高频类型,不断向台下抛出问题:“有人在抖音刷到‘同城约会’链接,让你下载APP刷单,该点吗?”“游戏里有人说‘免费送皮肤’,要你转账10元‘验证’,信不信?”同学们纷纷举手抢答,有同学调侃“肯定是陷阱,哪有天上掉馅饼的事”,也有同学结合身边经历分享看法。

  赵警官针对回答逐一点评,既肯定正确认知,也纠正误区,还现场还原“冒充客服取消会员”“虚假代购”等诈骗场景,教大家识别“共享屏幕”“安全账 户”等诈骗话术。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致力于全面提升公众网络安全防护意识与能力的大背景下,这样的互动能有效提升学生们应对网络诈骗的实际能力。

谈及诈骗的危害,赵警官收起玩笑,用PPT中“存款消失、网贷负债”“32%受害者三年内不敢接陌生电话”等数据,让同学们直观感受电信网络诈骗对财产和心理的双重伤害。“别觉得‘只有傻子才上当’,骗子专抓人性弱点。就像遇到抢劫会紧张,遇到精心设计的骗局,谁都可能犯迷糊。”他的话打破了大家对“受害者”的偏见,也让反诈意识多了一份共情与重视,这也是在网络安全宣传中让学生从内心深处重视网络安全的重要体现。

  讲座尾声,赵警官重点介绍了“96110”全国反诈中心预警专号的功能,教大家记住“诈骗识别公式”——“无法确认身份+电话/网络沟通+要求转账=诈骗”,并反复强调“不轻信陌生信息、不透露金融密码、遇疑及时报警”。

  现场新生纷纷表示,这场讲座“既好玩又有用”,不仅学到了实用的反诈技巧,更提高了警惕心,以后会多向家人朋友普及反诈知识。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这样的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网络安全知识的传播范围。

  此次反诈进校园活动,将严肃的反诈宣传转化为生动的互动课堂,既契合新生认知特点,又筑牢校园安全防线。后续学院将持续联合反诈部门,通过主题班会、案例展等形式,让反诈教育常态化,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撰稿:魏杉杉;摄影:工商管理学院;一审:罗颢;二审:叶帆;终审 :黄铁流)



返回 原图
/